星期四, 2月 24, 2011

Windows 7新手之旅:磁碟之章

磁碟 01

話說在一月的時候,陪伴了Mulberry五年多的筆電,迎來了壽終正寢的一天。揮別感傷,我開始物色新的筆電,在苦思良久之後(主要是要不要買Macbook的心理拉鋸戰),最終決定選擇我心儀已久的Sony VAIO筆電。由於新電腦搭載的是我之前從未用過的Windows 7系統,我花了好一段時間慢慢摸索,總算是慢慢習慣了新系統。接下來幾篇文章,我想以一個Windows 7新手的立場,分享一些我個人蠻喜歡的Windows 7功能與使用技巧,同時也介紹幾個讓Windows 7功能更順手的實用軟體。


系列的第一章,先從Windows 7的磁碟管理開始。Mulberry利用Windows 7內建的「壓縮磁碟」功能從現有的C槽分割出新的磁碟區,用來存放自己的檔案。另外還使用「Visual Subst」這個小工具建立虛擬磁碟,以便快速連結到自己常用的資料夾。對我來說,做好磁碟管理,其實是為了方便電腦檔案的管理,因此我拿到新電腦之後,早早就開始了磁碟管理的相關工作。


壓縮磁碟-分割出新的磁碟區,區別系統槽和自己的檔案

Mulberry一向習慣把自己建立的檔案和自行安裝的軟體存放到獨立的磁碟區,以免系統當機時無法搶救重要檔案。所以面對預設只有C槽的新筆電,我的第一個工作就是摸索怎麼分割出不同的磁碟區。 雖然也可以使用暴力的方法,直接把電腦整個重新格式化再從外部做磁碟分割,不過Windows 7提供了比較溫和的作法-「壓縮磁碟」,讓我們可以從現有使用中的磁碟區裡重新分割出新的磁碟區


磁碟分割

要怎麼做呢?首先從控制台進入「電腦管理」視窗,在左邊窗格的【存放裝置】中選取【磁碟管理】,就可以在中間的窗格看到如上圖的畫面。在現有的磁碟區按一下滑鼠右鍵,從選單裡點選【壓縮磁碟區】。此時系統會先自行調查出該磁碟區裡還有多少可用的縮小空間,緊接著跳出一個畫面讓使用者指定新磁碟區的大小,輸入完畢後按一下〔壓縮〕按鍵,便可以靜待新磁碟區的出現囉。以我自己的配置為例,我從原本唯一的C槽中另行分割出兩個新的磁碟區,分別用來存放我的檔案和軟體。


Visual Subst-加入虛擬磁碟,快速連結常用資料夾

作好磁碟分割後的下一步,就是把舊電腦上的檔案搬移到新電腦。在整頓檔案的過程中,不免會有幾個固定常用的資料夾,為了減少層層翻找這些資料夾和檔案的麻煩,我祭出自己愛用的法寶-「Visual Subst」,直接把常用資料夾變成虛擬磁碟,如此便能迅速地取用它們底下的檔案


Visual Subst 虛擬磁碟

Subst是Windows(不限於Windows 7哦)內建的指令,用以將指定資料夾虛擬成磁碟機,而Visual Subst則是把這樣的功能作成圖形化介面,讓使用者可以更輕鬆地進行操作。就像上圖那樣,只要分別設定好磁碟機代號和對應的資料夾位置,再按下旁邊的綠色〔+〕按鈕,常用資料夾立刻就變成虛擬磁碟。別忘了在底下「Apply virtual drives on Windows startup」的選項旁打勾,如此一來每次重新開機後便會重新載入虛擬磁碟機的設定,而且設定好後程式會自動關閉,完全不佔系統資源


磁碟 02

設好的虛擬磁碟機會出現在「我的電腦」之下,不論是在檔案總管,或是在各種程式的檔案開啟與儲存的畫面,虛擬磁碟機總是位於相當頂層的位置,連結起來方便許多。可能有人會說Windows 7本身也有「我的最愛」功能可以記錄常用資料夾,但我覺得虛擬磁碟機用起來更流暢,再說縮短的資料夾與檔案位址看起來很清爽,所以我還是選用這個方式來連結我的腸用資料夾。


我的磁碟配置

磁碟配置

最後,簡單介紹我目前的磁碟配置。請參看上圖,我目前有三個磁碟分割(C、E、F),另外還建立了三個虛擬磁碟(T、W、X),它們的作用分別敘述如下:

  • C:主要硬碟區,也就是系統槽。
  • E:軟體區;除了作業系統內建的軟體和Microsoft Office這類大塊頭的軟體之外,我把大部分的軟體都安裝在這裡,盡量不佔用系統空間,也可以減少日後萬一需要重灌系統時還得一一重新安裝軟體的痛苦。
  • F:檔案區;所有的電腦檔案文件都擺在這裡,我把「我的文件」、「我的圖片」等等內建重要資料夾的位置也都改設到這個檔案區底下,以利資料的管理和備份。
  • X:「收件匣」資料夾;所有新進的檔案都先放在這裡,我大概每週會清空收件匣二到三次,根據檔案的性質分成「目前工作所需資料」、「未來所需資料」、「一般參考資料」再各自歸檔,確定無用的資料則爽快地丟到資源回收桶。
  • W:「目前工作」資料夾;這裡存放的是現正進行中的任務的相關檔案,獨立出來比較方便存取,等到資料處理好了再歸檔到參考資料區或未來式資料夾裡面。
  • T:「時間排程」資料夾;如果是確定會在將來某個時間點用到的檔案(比如3月9日的會議相關資料、4月的部落文寫作題材),我會配合其時間點放到所屬的年、月、日資料夾底下。這是我參考「43 Folders」的「Tickler File」和《超效率資料整理術》的「未來式資料夾」的概念所設計的檔案排程系統,實驗中,以後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這部分的心得。

結語

以上是Mulberry在Windows 7系統裡所作的磁碟管理,其中「壓縮磁碟」是Windows 7專屬的磁碟分割功能,「Visual Subst]則是所有Windows系統都可使用的虛擬磁碟工具,兩者互相搭配,對我的電腦檔案管理頗有幫助。不知道各位讀者又是怎麼管理自己的磁碟和檔案呢?歡迎留言分享你們的作法喔。

Hello, 我是本文作者Mulberry

如果您喜歡本文,歡迎推文分享、引用、與連結,但請記得註明網站名稱與網址,勿任意轉載。彼此尊重,是網路基本禮儀。

如果您喜歡本站的文章,歡迎訂閱Mulberry的時間事件簿

2 意見:

  1. Yukishi 提到...

    哈囉Mulberry第一次浮上來打招呼^^
    之前在我還再裝XP的時候,我也像Mulberry一樣
    會把比較肥大的應用軟體放在其他硬碟安裝
    (Ex:Adobe Office...等)
    可是重灌之後,再度啟動這些軟體會出些問題
    (小則出現錯誤訊息,大則無法啟動軟體)
    結果最後為避免問題,我還是重灌T口T
    只是重灌實在太~~花~~~時間 每次重灌都會很懶不想灌
    但要急用就......火燒螞蟻orz

    所以後來我只要一灌好一定會利用系統備份軟體(true image ghost等)
    這樣真的有比較省時間
    是說媒體櫃的功能曾經在電腦玩物的站長有介紹
    但我還是搞不太懂挖

  2. Mulberry He 提到...

    To Yukishi:

    比較大的應用程式,即使安裝在其他硬碟,遇到電腦重灌時還是得重新安裝,不過也有一些小軟體或是免安裝程式,如果放在其他硬碟,就可以減少重新安裝的困擾,所以我還是傾向這麼做。不過就像你說的,做好系統備份是很重要的。

    至於媒體櫃的功能,就我所知,應該是把分散在不同位置但性質相似的資料夾集合在一起的方式。我這篇文章沒有提這個功能,應該說我自己也還在摸索中,以後有機會再分享使用心得。

張貼留言

LinkWithin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